寻迹蛇年| 蛇年来了!来看这些跟“蛇”有关的成语吧!

神兵秘境

中国邮政发行《乙巳年》特种邮票

7.贪蛇忘尾

【解释】 比喻只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后果。

【出处】宋·文莹《玉壶清话》:“贪蛇前行,必忘其尾。”

8.楚相断蛇[chǔ xiàng duàn shé]

【解释】 比喻人做好事必将得好报。

【出处】汉·贾谊《新书·春秋》载:“春秋楚相孙叔敖,幼时遇两头蛇,恐他人又见,埋之,惧,谓其母曰:‘吾闻见两头蛇者死。’母曰:‘无忧,汝不死。吾闻之,有阴德者,天报以福。’人闻之,皆谕其能仁也。及为令尹,未治而国人信之。”

9.膝语蛇行

【解释】 指跪着说话,伏地而行。极言其畏服。

【出处】明·袁宏道《徐文长传》:“是时公督数边兵,威振东南,介胄之事,膝语蛇行,不敢举头。”

10.拨草寻蛇

【解释】 意思是招惹恶人,自找麻烦。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十五回:“ 猴王 拿着棍,赶上前来,拨草寻蛇,那里得些影响。”

11.龙蛇飞舞

【解释】 形容书法笔势遒劲生动。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八回:“闺臣听了,把神凝了一凝,只得打起精神,举起笔来,刷、刷、刷如龙蛇 飞舞一般,一连写了几句。”

12.蛇入鼠出

【解释】 比喻行动隐秘。

【出处】严复《原强续篇》:“于是深怒积怨,退而治兵,蛇入鼠出,不可端倪。”

13.蛇珠雀环

【解释】 指大蛇衔明珠、黄雀衔白环报恩的故事。

【出处】明·田艺蘅《留青日札·方正学蛇报之妄》:小人之说不止蛇珠雀环之可笑也。

14.笔底龙蛇

【解释】 指人的书法或文笔。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三十一回:“闻公博学广记,笔底龙蛇,真才子也。”

15.斗折蛇行

【解释】像北斗星一样弯曲,像蛇一样曲折行进。 形容道路曲折蜿蜒。

【出处】唐·柳宗元《永州八记·小石潭记》:“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16.鲸吞蛇噬

【解释】像鲸鱼和蛇一样吞食。 比喻侵吞兼并。

【出处】清·鲁一同《秦论》:“秦人一出其师以挠山东,诸侯莫能支,鲸吞蛇噬,不及百年,天下席卷而入于秦矣。”

17.龙蛇飞动

【解释】 仿佛龙飞腾,蛇游动;形容书法气势奔放,笔力劲健。

【出处】宋·苏轼《西江月·平山堂》词:“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18.飞鸟惊蛇

【解释】 像飞鸟入林,受惊的蛇窜入草丛一样。形容字体飘逸像小鸟飞翔,笔势遒劲连蛇也受惊吓。

【出处】《法书苑》:“唐时一僧释亚楼善草书,曾自题一联:‘飞鸟入林,惊蛇入草。’”

19.一龙一蛇

【解释】 意思是忽而像龙的出现,忽而像蛇的蛰伏变化多端。比喻人或藏或出,或显或隐,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变更。

【出处】《庄子·山木》:“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

20.草蛇灰线

【解释】 比喻事物留下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

【出处】金圣叹《贯华堂第五才子书水浒传》第十一回:“「次日天晓,时当二月中旬。」有意无意,所谓草蛇灰线之法也。”十四回:“不唯照顾吃酒,有草蛇灰线之法,且又得一宽也。”“非写石碣村景,正记太师生辰,皆草蛇灰线之法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微星主板BIOS如何设置PXE网卡启动?微星主板BIOS设置网卡启动方法
金字旁加一个族念什么字?镞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