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灿烂的春季,阳光明媚、万物复苏,正是踏青和郊游的好时光。然而,在这个欣欣向荣的季节里,有一种名为蜱虫的‘不速之客’悄然出没,引发了一系列令人担忧的健康问题。这个小小的吸血虫子不仅能带来瘙痒和不适,甚至还可能导致重症病例,值得家长们引起高度警惕。
在刚过去的清明假期里,杭州市的叶女士一家正享受着温暖的春光,带着10岁的女儿乐乐前往杭州周边进行了一次美好的“氧气之旅”。乐乐在大自然中欢快地玩耍,但她的快乐不料被一只蜱虫打断。当大家准备结束这场愉快的户外活动时,叶女士突然发现女儿眉尾处多了一颗小黑点,近看竟是一只正在吸血的蜱虫!虽然当时没有明显的伤口,沙哑的虫子被轻松取下,但随之而来的却是乐乐的高热和肿胀。
经过检查,乐乐被确诊为蜱虫叮咬,蜱虫是春季皮肤科的“头号敌人”,它不仅能给人带来剧烈的反应,还能传递多种致命疾病。蜱虫体积非常小,从几毫米到一厘米不等,常常令人难以觉察,然而其潜在危害却是巨大的。蜱虫在吸血时会分泌麻醉剂,让人丝毫感觉不到疼痛,并持续吸食血液,直到肚子变得鼓胀。
杭州市中医院皮肤科主任袁丞达提醒,蜱虫叮咬的高发期从每年的四月份开始。今年已有多例因蜱虫咬伤而需入院抢救的案例,严重时甚至引发死亡。蜱虫通过吸食宿主血液来生存,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可能传播致命疾病,例如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莱姆病等。它们能够引起一系列严重的健康问题,潜伏期通常为一到两周,表现为高烧、乏力、头痛、呕吐等,若不及时就医可能导致严峻后果。
在病房中曾有患者因蜱虫咬伤,经过治疗后才得以脱离危险。患者常常选择用错误的方法处理蜱虫叮咬,如捏碎蜱虫或以热源烧灼,均可能导致感染风险大大增加。因此,极为重要的是非常清楚的处理蜱虫叮咬后的急救步骤。
下面为您详细说明应对蜱虫叮咬的急救措施:
第一步:冷静应对,迅速就医
发现被蜱虫叮咬后,第一时间不要慌张,尽量保持冷静,第一时间前往医院就诊。医生将通过无菌镊子帮您安全、有效地将蜱虫取下。
第二步:彻底清洁伤口
在蜱虫取出后,及时用肥皂水冲洗叮咬部位,再使用碘伏或酒精彻底消毒。注意避免抓挠或用力挤压伤口,以免细菌入侵。
第三步:观察潜在症状
被蜱虫叮咬后,需密切关注局部和全身症状的变化。如果出现局部红肿、发热、肌肉酸痛、乏力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就医,告知医生蜱虫叮咬的经过。
防范蜱虫叮咬的有效策略:
在户外活动时应穿着长袖衣裤,避免暴露肌肤;
使用含有避蚊胺(DEET)的驱虫剂,以预防被蜱虫叮咬;
户外活动后尽量仔细检查自身及家人(尤其是孩子),特别是头皮、耳部、腋下等隐蔽处;
定期对宠物进行驱虫,避免它们将蜱虫携带进家。
蜱虫虽小,但它对健康的威胁很大,尤其是在它们最活跃的季节,家长更要对孩子的安全保持高度警惕。真实案例告诉我们,及时处理蜱虫叮咬、科学防护可以大幅降低感染风险,保护好自己和家人。春天是个美好的季节,但记得切勿掉以轻心,愿每个人都能享受到阳光明媚的春日,而非蜱虫带来的烦恼。
一起分享相关知识,互相提醒,提高对蜱虫的警惕,让我们在享受大自然的同时,保障自身的健康和安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家里WiFi速度慢?信号不稳定?可能是这些问题导致的!饥荒草多久刷新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