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国人物74丰成秀赖

阵营风云

继任关白的丰臣秀次

自从秀赖生出后秀吉就一心想使其继承自己的伟业,那么继承人秀次的存在就是一个障碍了。而对秀次来说,秀赖的出生也把自己推到一个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

文禄三年(1594),秀吉举办吉野花见,并诚邀德川家康、织田信雄、前田利家等人同行,秀次和丰臣秀吉同居一室,在石田三成的中介下试图和睦。秀吉提出将全日本五分之一的领土给予秀次,但其他必须交还秀赖,此举也是为了试探秀次。秀次提出将女儿许配秀赖来解除秀吉的猜忌。而因福岛正则和秀次不和,怕秀次执权后对自己不利,开始挑拨秀吉与秀次之间的关系。还有一种说法因为三成看出秀吉年老,押宝在秀赖身上毕竟辅佐年幼的少主要比侍奉壮年的秀次好得多,所以三成挑拨了秀吉。这两种说法作者以为是两方后人攻击对面,按照逻辑推理和后来众将和三成的关系来看作者更倾向于三成挑破。

文禄四年(1595),裂隙终于不可弥合,太阁决定对秀次动手。秀次曾要求诸大名签署宣誓忠诚的“连判状”,被认为是预谋反叛的证据,七月三日,三成和奉行前田玄以、增田长盛以意图谋反前往问讯秀次,秀次写下起请文全力自辩。秀吉将秀次的左大臣,关白职务解除,流放高野山。秀次悲愤自杀,年二十八,秀次首级仍被砍下带回,置于三条河原暴晒,秀吉还将秀次妻妾子嗣全族共三十九人在三条河斩首,丰家政权种下了不祥的阴影。

秀次被杀后,太阁极力抹去秀次的痕迹,甚至当初秀吉自己耗费心血建造的聚乐第也因此焚毁。而德川幕府执政时期又极力抹去丰家的痕迹,事情的真相今天确实很难清楚。只是秀次在治政上名声颇佳,又是有良好修养的文化人,当时秀次交厚如山科言经,里村绍巴都是深知文雅的人,所谓秀次做出种种逆行秀吉栽赃的几率极大。

丰臣五老

除掉秀次后,秀吉还不放心。让“五大老”立下誓言辅佐年幼的秀赖。庆长三年(1598),秀吉病逝,丰臣家围绕正室北政所宁宁跟淀殿茶茶分裂成两大派。北政所身边积聚了一帮尾张出身自幼养大的武将,加藤清正,福岛正则等。而近江出身的武将以石田三成为首,站在淀殿跟其子秀赖这边。北政所的尾张一派与五大老之首德川家康结为同盟。

有人策划了要暗杀家康,被本多正信主从提前识破,淀殿的心腹大野治长被指为首谋,被家康问罪流放到下野国。庆长五年(1600年),关原合战爆发。两派斗争演变为德川家康的东军跟石田三成的西军夺取天下之战。此战以东军的胜利告终,石田三成则被处死。家康控制了天下大势,只留下一座大坂城给秀赖母子,此时大野治长回到了母子身边。

家康仍尊照秀吉生前意愿,让秀赖与自己的女儿千姬结婚。两方在二条城见面,暂时和睦。丰臣家重建的方广寺大佛殿终于落成。德川家康在铭文中发现“君臣丰乐”、“国家安康”之句,便借机指出“君臣丰乐”乃是祈愿丰臣家繁荣昌盛,而“国家安康”将德川家康的名讳“家康”两字分断,是在诅咒家康早日身首异处。虽然丰臣家极力解释,家康提出要秀赖之母淀殿至江户为人质,丰臣家臣属德川家并接受改封的苛刻条件。此过分要求丰臣家自然没有接受,两方正式决裂。

据说是因为家康见到了年轻的秀赖一表人才,举止得当。家康觉得自己的后人没有秀赖优秀怕自己死后丰臣家再度崛起而找借口除掉秀赖。

秀赖开始在大阪城广招浪人,不少以前亲丰臣的武将和受到过秀吉恩惠的人都开到大阪为秀赖效力。可惜就在大家为丰臣家竭尽心力之时,内斗悄然发生。贱岳七本枪之一秀赖笔头家老片桐且元,被指控私通德川氏而被迫离开了大阪,大野治长掌握了政权。此事后来被以为是家康离间计,作者觉得就是单纯的权利斗争有没有家康,大野也要弄走他。

最终经历大阪夏、冬之阵后,众多武将阵亡大坂城被攻落之际,秀赖与淀夫人及身边亲信如大野治长、大藏卿局等人一同在大坂城的米仓中自杀,秀赖年仅二十二岁。德川家康将丰臣家男丁全部处死,秀赖儿子丰臣国松丸被搜出并斩首,在秀吉妻北政所的一再恳求下,千代姬免于一死但被迫出家为尼。自此统一日本的丰臣家断绝,最为讽刺的是秀赖从始至终都没有出现在战场之上。秀赖死后,法名归寂山高阳寺殿秀山大居士,其墓一在京都养源院,一在京都清凉寺。

丰臣秀赖

秀赖从小受公家教育,流传下来的笔迹有相当高的评价。据说他有些肥胖,身材高大属于巨汉形象,和秀吉如猴子般天差地远。过于顺从依赖母亲,一次都没有出现在战场上,没有得到历练的机会,这也是很多父母的错误过多的保护和疼爱使其永远无法独立成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梦幻69升109最好准备多少经验和钱
苹果七 128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