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文學科中心

阵营风云

作者簡介

簡媜,宜蘭冬山人,臺灣大學中文系畢業,當代散文名家,二十年前以第一本書《水問》問世,獲致文壇高度的肯定,續有《只緣身在此山中》、《月亮照眠床》、《私房書》、《夢遊書》、《下午茶》、《胭脂盆地》、《女兒紅》等先後由洪範書店出版。簡媜修辭搖曳恣縱,猶謹守普遍之文法紀律,思維復敏銳深刻,發人深省,而視野愈越寬廣,觀察入微,舉凡城市鄉野,人間聖境,星光燦爛,浮生鹹鹹,無不在簡媜法眼顧視之下,一一現形;政治潮騷揭舉的魔舞,更使她感慨良多,自覺筆下恍惚已經失去了灑紅絲綢的質感,進入「黑色麻衣」期;雖謂沉痛感傷,又始終相信也只有文學可以抵擋一切,使浮島不致於墜毀,沒入水底。

(錄自博客來簡介)

文本應用練習

我討厭一個字。

對這個字的最早印象是從電視廣告上看到的。一位媽媽正在準備火鍋晚餐,桌上擺了數個盤子,每一盤都是丸子――鱈魚丸、香菇丸、花枝丸……之類的火鍋料。小男孩高興地跳起來,大叫:「ㄅㄧㄤˋ!ㄅㄧㄤˋ!」

嚴格說,它不是字,是個音。嚴格說,那媽媽也有點混,哪有晚餐全吃丸子的!

就這麼,「ㄅㄧㄤˋ」像街頭槍聲隨時隨地折磨我的腦袋。真是邪惡,滿坑滿谷的人似乎得了「文字幼齡症」,一窩蜂「ㄅㄧㄤˋ」來「ㄅㄧㄤˋ」去的。譬如:今年最ㄅㄧㄤˋ的手機,最ㄅㄧㄤˋ的情人節禮物,最ㄅㄧㄤˋ的人物,最ㄅㄧㄤˋ的選擇,最ㄅㄧㄤˋ的歌,最ㄅㄧㄤˋ的美白護膚組合,最ㄅㄧㄤˋ的個人寫真集,最ㄅㄧㄤˋ的超值全餐,最ㄅㄧㄤˋ的秋冬服飾八折起……。當一個字(或音)流行到這種程度,不管背後隱含何種社會學意義,在我看來,完全不能否認是想像力貧乏、修辭能力退化的現象。

「非常」也是讓我頭疼的。自從某位DJ以其特立獨行的風格竄紅之後,電視節目名稱像得了流行感冒,處處可見「非常」行踪:「非常娛樂」、「非常寫真」、「非常男女」、「非常城市」……。唉!著實非常非常地沒有創意。

然而,如我輩對語言文字敏感至神經質地步的人,活在符號亂世裡注定是落伍且不快樂的。我們就是「炫」不起來,無法成為「勁爆」的資訊獵人,對「酷哥辣妹」也失去興趣。

說來悲哀,我們只能在「ㄅㄧㄤˋ ㄅㄧㄤˋ」聲中發現自己被悶在發霉的文字穀倉裡。

(節錄自《好一座浮島》〈我有惑――四十歲「不順眼」手記〉)

根據作者所述,回答下列問題:

(一)社會上文字使用呈現什麼現象及特質?(50字以內)

(二)試詮釋為何簡媜認為「發現自己被悶在發霉的文字穀倉裡」?(100字以內)

(三)「當一個字(或音)流行到這種程度,不管背後隱含何種社會學意義,在我看來,完全不能否認是想像力貧乏、修辭能力退化的現象。」你認同嗎?為什麼?(250字以內)

教學文章由北一女中 鄭元傑老師提供

济南概况
搜素“糶鏹歖鬔蟵鷳埘篨暛鿂桼謪蕂握”的成语